-
Kindle挑战者又来了
2015/8/19 8:33:20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踏着汉王、锦书、都看等先烈的尸体,国内的“Kindle挑战者”又迎来了一名新的选手——掌阅。iReader电子书阅读器于8月11日正式开放销售,我们不妨预测一踏着汉王、锦书、都看等先烈的尸体,国内的“Kindle挑战者”又迎来了一名新的选手——掌阅。iReader电子书阅读器于8月11日正式开放销售,我们不妨预测一下它的命运轨迹。
国产手机发布会上“配置大比拼”、“秒杀一大片”的惯用伎俩也被掌阅移植到了iReader发布会上,软硬兼修、攻守兼备的iReader可谓无死角碾压Kindle,与国产手机轮番吊打iPhone如出一辙。不过,拼配置、飙跑分在阅读器这样一款技术进化不明显的产品上,意义并不是很大。对于这样一款日益边缘化的小众产品,最重要的是找准定位和受众,并且避开与行业寡头Kindle的针锋相对。
汉王“跑偏“到了公务和礼品市场,都非持续性刚需,很快便被Kindle、iPad等更显档次的数码产品所取代;锦书瞄准起点的读者,却未能摆脱Kindle的影子针对网文读者的需求深度优化;都看则是狭路相逢地与Kindle迎面硬碰硬,只能沦为“山寨版Kindle”。
从发布会上来看,掌阅并没有搞明白先烈们到底是怎么死的,以为海量的手机装机用户可以成为自己的免死金牌。很遗憾,商业并非如此简单。
从定位上来看,野心昭彰的iReader显然是要出版书读者和网文读者两者通吃。Itmakessence——毕竟阅读器是小众产品,能多圈一部分用户就多圈一些。然而,这两类读者却犹如两种生物,对于阅读器的需求迥然不同。
Kindle入华以来为什么一直在着力打造文艺、知性、lifestyle的形象?因为它要给读者一个心安理得放下纸书、拿起Kindle的理由,要让地铁里的Kindle用户和手捧纸书的文艺青年一样逼格满满,而功能性诉求反倒在其次。在这一点上,与“网文”二字沾边的iReader恐怕很难追赶了。再说,寻求“纸书替代者”的潜在用户在过去多年间已经基本上被Kindle“吃干榨净”了。后来者除非有压倒性优势,否则很难令用户倒戈投奔。而掌阅引以为傲的图书资源并未比Kindle多到哪里去。
而在Kindle一片空白的网文领域,iReader是否可以开辟一片蓝海呢?盛大当年的折戟沉沙并不代表这一块是百慕大。对于废寝忘食、不眠不休追看网文的读者而言,不伤眼、长续航还是很有吸引力的。然而,它们对内容的更新和网文资源的丰富度也有着极高的要求。让我们从这些角度来看看iReader是否是一台合格的“网文神器”吧。
不伤眼:这是阅读器的强项,自然没问题。
长续航:“按每天半小时阅读来算,可续航35天续航。”对于碎片化阅读的出版物读者,这种计算方法当然没有问题。但对于日夜不辍的网文读者来说,连续阅读17.5个小时就要充电,相比手机+充电宝的优势何在?
快速更新:什么?只能无线上网!你让在工地搬砖的厂工厂妹们怎么第一时间追更?
资源丰富:深度定制系统?也就是说不是Andriod,不能看掌阅平台以外的网文咯。连阅文这样的大神聚集地的资源都没法看,重度网文读者有多少会入坑?在掌阅42万图书中,网文只占到了20%。而且,至今“未建站”的掌阅只不过是个渠道商,多年以来可曾有一名大神崛起于平台之上?随着阅文集团的寡头优势日渐明显,网文的源头活水将从何而来?
还是评论尸看得透彻:“我觉得国内除了追书神器要是敢冒大不讳出一款自动抓取连载电纸书还能火一下之外,还是不要去和Kindle拼了,没希望的。然而,追书神器要真这么做了,也就没几天活头了。”但我觉得话不必说的这么绝对。占据了网文市场半壁江山的阅文推出一款深度优化的“网文阅读器”,作为手机端的补充,还是不愁销路的,说不定我们很快就能见到了。
其实,“Kindle挑战者”民间呼声最高的是多看,在它被小米收归麾下之后,用户们在论坛、知乎等各个阵地呼吁小米出一款电子阅读器。毕竟,多看forKindle可以称得上是业界良心,多看的精品排版也足以将Kindle斩至马下。这当然只是多看粉儿的一厢情愿而已。手中无粮,心中怎么能不慌?哪还有心思打造一款注定为他人做嫁衣的硬件?几个月前,多看停止了对Kindle最新系统的支持,十几天前,多看开始成为阅文的一个“分发渠道”,多看4.0forAndroid也随之全面“网文化”。精品电子阅读的一面旗帜正在徐徐落下,“中国版Kindle”的梦想又该何处安放?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