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国保险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
2016/9/25 11:01:51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一、中国保险行业现状分析随着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陆续成立,保险行业资产规模扩大势头如日中天。截止到2016年7月,保险行业资产总额达143,259亿元,相比年初增长13.5%。根据目前近几年的增速趋势来看,从2008年来大部分年份总资产的一、中国保险行业现状分析
随着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陆续成立,保险行业资产规模扩大势头如日中天。截止到2016年7月,保险行业资产总额达143,259亿元,相比年初增长13.5%。根据目前近几年的增速趋势来看,从2008年来大部分年份总资产的增速都在20%左右。截止到2016年7月,保险行业累计保费收入达20,830亿元,同比增速达35.4%,增速逐年加快,保费收入上升势头迅猛。其中财产险业务保险保费收入4979亿元,同比增长7.0%,赔付支出2538亿元,同比增长15.9%;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15,851亿元,同比增长47.7%,赔付支出3519亿元,同比增长30.5%;人身意外伤害险业务保费收入446亿元,同比增长17.6%,赔付支出99亿元,同比增长20.4%;健康险业务保费收入2744亿元,同比增长94%,赔付支出516亿元,同比增长30.6%。因此,分不同业务来看,健康险增长势头较为强劲,而财产险增速偏低。
2005-2016年中国保险行业总资产(亿)
2005-2016年中国保费收入及其增速(亿)
近年来,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在保险资产规模扩大的背景下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加之保险资金运用逐渐多元化、质量化,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保险投资迸发出新的活力。从2013年到2016年6月,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从76,873亿元增加到125,629亿元,增长63.42%,同时投资结构逐渐优化。2013年保险资金绝大部分投资于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比例高达72.87%,股票和基金占比仅10.23%,而其它类投资占比为16.90%。而在2016年7月,银行存款21774.80亿元,占比17.33%;债券42537.03亿元,占比33.86%;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17232.38亿元,占比13.72%;其他投资44094.07亿元,占比35.10%,多元化投资趋势较为明显。尽管资产配置更加多元化,但由于2016年以来我国经济承压、中长期债券利率下滑、股票市场不振,保险资金运用投资收益率表现并不乐观,上半年保险资金运用累计平均收益率仅为2.5%。由于下半年经济下行趋势难以扭转,收益率改善困难,我们假设下半年与上半年投资收益率相同,2016年平均收益率也仅达5%,与去年7.5%的收益率相比表现过于低迷。
2015-2016年中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亿元)
2001-2015年中国保险资金运用平均收益率(%)
2015年以来,保监会不断推出各种有关保险资金运用的政策,为保险资金运用持续带来利好消息,这些政策主要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保险资金运用,二是保险行业监管。利好政策的推行为保险资金的运用放宽了道路,有利于保险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同时也稳定了我国的资本市场,险资注入A股市场,无疑是给A股市场雪中送炭。但是,近期保监会下发征求意见稿,拟进一步收紧高现价产品,并首次对市场上居高不下的保险产品保证利率做限制,该政策若付诸实施,限制力度加大,万能险增量资金运用将遭遇巨大困难。
保险资金运用和监管的相关政策
总体来看,保监会一方面放开资金投资渠道,另一方面加强险资运用的监管。在保险业务日趋复杂的情况下,保险资金运用的金融风险加大,因此监管力度也逐步加大,从负债端加强中短存续期人身险管理,到加强权益投资信息披露,再到资产端的投资范围、方式、监管程序限定,监管范围较为全面。这些监管政策从短期来看,对包括万能险在内的寿险产品产生了不可避免的限制影响,作为保险资金的“大头”万能险短期业务量将大幅下降,保险资金的运用规模将有一定幅度的缩小。但从长期来看,该意见稿强调了保险产品的保障功能,使保险产品回归正常化,其加强的保障功能成为吸引投保者新的引擎。因此险资运用依然道阻且长,前路漫漫。
二、万能险行业发展现状
万能险起源于美国,在1979 年由美国的加利福尼亚人寿保险公司首次推出,当时美国经济处于高通胀、高利率时期,万能寿险保单由于其现金价值可以随利率变化而变化,能在一度程度上起到抵御通货膨胀的效果,加上缴费灵活、保障可调,推出后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万能险引入国内较晚,2000 年,在监管部门强令寿险产品预定利率下降至2.5%之后,为了振兴当时萧条的寿险市场,国内第一款万能险由太保寿险推出。从此以后,万能险开始其波折发展的道路。其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0 年至2007 年,保险费率管制下的初步快速增长期;第二阶段2008 年至2011 年,资本市场震荡、银保渠道严格监管、保费统计口径变化下的收缩与调整期;第三阶段2012 年至今,险资运用放开背景下由中小型保险公司高现价万能险推动的超高速发展期。在2012年8月,正式开业的弘康人寿,在银保渠道推出了既不扣除任何初始费用,也不收取管理费,且本身不具备任何保障功能的“零极限”万能险系列产品。从此以后,万能保险开始迅速发展,风靡全国,成为保险公司和保户们新的“宠儿”。
万能险属于投资型寿险,兼具投资和保障两种功能,风险与保障并存,投资利益上不封顶,下设最低保障利率。它区别于其他险种的最明显特征即是结算利率,也即保险公司需要支付给保户的具有刚性兑付性质的资金成本。由于万能险的高现价特征,保户的持有期间一般较短,更多以投资理财的目的持有。在保监会公布数据中,由于“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中万能险所占比重最大,我们可以用“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近似替代万能险保费。截止到2016 年7月,“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为8670亿元,超过2015 年全年7647 亿的增量,同比增速高达119%,在原保费中占比24%,在险资运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3-2016年中国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及其同比增速
2016年7月万能险保费在原保费中占比
自2014年以来国债收益率呈持续下滑趋势,截至2016年8月底,5年期和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分别跌至2.60%和2.79%的近年低位,保持低位震荡态势。产生“资产荒”现象的原因归结起来有以下三点,一是中国经济持续下行,企业效益也随之下降,优势资产供给减少;二是央行扩大货币投放规模,进一步加剧了可配置的优质资产供不应求的局面;三是不良资产率上升,银行可贷优质资产出现短缺。“资产荒”的出现,加之万能险保费收入的快速增长,增加了资产驱动型险企的投资压力,险企只能另谋其他投资方向。
5年期和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持续下滑(%)
在万能险销售快速增长,资产荒压力逐步增大的背景下,险企有通过股票资产提升收益率的内在动力。截止到2016年8月25日,两市共有514只个股中有险资身影,合计持股数量达到292.43亿股,持股市值达到3560.95亿元。就行业分布来看,保险资金最为偏重的行业依然为银行板块,合计持有171.26亿股,持股市值达到1814.26亿元,其次重仓板块分别为房地产、非银金融和医药生物,持股市值分别为571.7亿元、365.09亿元和305.80亿元。而市场上“举牌”上市公司的也多为具有代表性的资产驱动型险企,如生命人寿、安邦保险、前海人寿、华夏人寿和恒大人寿等。
三、我国保险资产管理业的发展前景
我国保险行业处于加速发展阶段,保费的快速积累、资产投资范围的扩大、行业监管的加剧同时给保险资产管理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从政策层面来看,监管逐渐放开投资渠道,支持保险资金多元化布局,但监管也逐渐趋于严格,8月保监会连续出台多个征求意见稿,旨在规范保险公司的投资行为,引导保险资金遵守保险投资审慎稳健的投资理念,摒除某些股东将保险作为投融资工具的行为。在负债管理层层加强,放开前端管好后端的背景下,激进型中小险企面临转型压力,而四大险企以保障型保险为主,负债久期较长,所售万能险大部分存续期也高于3年,因此受中短存续期产品调整的影响小,没有负债端亟需转型的压力,其优势在监管趋严下脱颖而出。
四大险企资产配置
1、丰富资管产品,加大主动投资力度
我国资管产品有较大发展空间,一方面,在各险企占比较大的债券类投资配置单一,期限较短,而且在债券利率不断下滑的背景下,债券市场高收益、安全性强的优势已不存在,保险资管在债券类市场上亟需进行创新和探索;另一方面,目前我国权益类投资缺乏经验,组合对冲能力较弱,投资组合风险敞口较大,收益波动较大,因此保险资管需要积累权益类投资经验,避免随行就市。
基础设施不动产债权计划是债券类市场的开拓方向。保险基础设施及不动产债权计划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面向委托人发行的收益凭证,募集资金以债权方式投资交通、通讯、能源、市政、环境保护等国家级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或其他不动产项目,并按照约定支付预期收益并兑付本金的金融产品。保险资金有长期投资的优势,正好符合基础设施不动产债权计划所需投资期5-10 年期限的要求。同时,国家发改委和保监会在2015年10 月联合印发《关于保险业支持重大工程建设有关事项的指导意见》明确要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和保险业风险保障的独特优势,支持重点工程建设。因此,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将进一步增加。
权益类投资方面,加大蓝筹股配置,享受稳定高分红与股票溢价。相比于其余固定资产,蓝筹股如地产、金融等拥有稳定的增长业绩、较高的分红率和稳健的股票回报的特点,与保险资金的长久期稳回报的属性吻合。因此,以保险资金对接蓝筹股在享受股票溢价的同时,还能享受稳定的较高的股息回报,具有稳定和超额收益双重属性。
运用资金优势参与定向增发,收获超额收益。发布定增预案的公司具有较好成长性,而保险公司具备较大的资金体量能够对接上市公司万亿规模以上的定向增发,支持业务增长和实体经济的发展;定向增发价格会有折价,而当股票发行回归市场后,通常会有一定上涨空间,超额收益显著;定向增发的股票将有一至三年的锁定期,这与保险资金长久期属性相匹配。因此保险资金可以参与上市公司股票定向增发。
2、增加另类投资,实现多元化资产配置
自政策放开以来,另类投资以其稳定的现金回报和较高的收益得到险资的青睐,比例快速上升。参与项目资产支持计划,享受固定本息回报。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项目资产支持计划是以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专业管理机构为受托人设立支持计划,以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为偿付支持,面向保险机构等合格投资者发行收益凭证的活动。2015 年《资产管理计划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标志着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支持计划步入常态发展阶段。该项规定对基础资产采用动态负面清单制度,大大拓宽了基础资产范围。同时执行基础资产穿透原则,即已放开两层或多层嵌套的限制。由于政策的支持和固定的本息回报,险资参与项目资产支持计划是资产多元化配置的一个选择。
保单质押贷款,具有安全性和更高回报的投资标的。我国保险业的保单质押贷款起步较晚,然而发展却极为迅速。目前保单质押贷款利率仍高于大部分债券投资,一定程度上能替代债券,作为优质的固定收益投资标的。
3、拓展第三方业务,参与大资管市场竞争
我国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第三方资产管理起步较晚,2013年证监会颁布《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的暂行规定》才打通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进入公募基金行业之路。同年,保监会颁布《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产品业务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作为管理人,向投资人发售标准化产品份额,打开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通向财富管理市场的通道。受起步晚、经验不足、固有投资思维限制等问题的牵制,我国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发展仍然滞后。因此该项业务是保险资管发展的突破口之一。
4、创新境外投资模式,推进全球化配置。
2015年4月保监会下发《关于调整保险资金境外投资有关政策的通知》,该通知进一步拓宽了海外投资范围、扩大了境外债券投资范围,开放了香港创业板股票投资领域。投资范围无论从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得到了提升,有利于我国保险公司境外市场配置多元化,进一步分散境外投资风险。推动保险资金全球化配置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保险资产国际化配置有利于避免系统性风险;二是我国利率下行,亟需资金配置多元化、全球化;三是境外不动产与保险资金匹配度高,能够有效降低组合风险。在进行境外投资的过程中,要以建立规范严谨的投资流程为基本前提,打造自上而下的投资能力,同时需要注意四大风险:并购风险、经营风险、价格风险和汇率风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