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三次"降准"突出逆周期调节 金融防风险取得关键进展
2020/2/5 13:11:24 来源:人民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2019年,是全球经济全面承压的一年:世界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国际贸易与投资增长表现不佳,全球总需求不足。与此同时,国内“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回首22019年,是全球经济全面承压的一年:世界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国际贸易与投资增长表现不佳,全球总需求不足。与此同时,国内“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回首2019年,面对压力和挑战,中国人民银行多措并举、主动作为,一手抓“量价”、一手防风险,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改善金融管理和服务,在愈战愈勇中展现出政策的定力和智慧。
稳增长之年:三次“降准” 货币政策突出逆周期调节
2019年,面对内外部不确定性及经济下行压力,保障经济的“稳增长”是央行政策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过去一年,央行综合施力,在货币政策上突出逆周期调节,充分灵活运用降准、定向降准、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MLF),以及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了流动性的合理充裕。与此同时,创设票据互换工具,支持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等措施,也使得央行的政策工具箱得到丰富与创新。
记者梳理发现,2019年央行三次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释放长期资金约2.68万亿元;全年共开展100笔逆回购操作,规模合计约7.40万亿元。结合全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名义增速来看,全年流动性的释放依然在“灵活适度”“稳健”的调控范畴内。
货币政策的调控并不是简单对资金“总量”的控制,还在于对资金价格的合理引导。
2019年8月,央行进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改革,旨在促进贷款利率“两轨合一轨”,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数据显示,2019年12月20日的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报价已较同期限贷款基准利率低20个和10个基点,2019年12月末新发放贷款中运用LPR的占比已达90%,初步体现了以市场化改革的方式降低贷款实际利率的政策效果。
货币政策工具的灵活运用,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小微企业融资情况得到改善。
据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介绍,2019年小微企业贷款持续保持了量增、面扩、结构优化的特点。据统计,至2019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1.6万亿元,同比增长25%,贷款余额户数2100多万户,较2019年初增加380万户,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2018年平均水平下降0.64个百分点。
未来货币政策的走向如何?央行在近日召开的工作会议中提出,2020年将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加强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同时,加大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赵锡军表示,货币政策由去年的“松紧适度”到今年的“灵活适度”,表明央行在注重流动性适度调控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供给侧结构的精准调控。同时,坚持稳健基调,保持了近年来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经济稳定的增长奠定基础。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亦表示,在2020年央行将坚持“以我为主”,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采取不同价格、数量、期限的组合,根据经济增长、物价趋势等内外部因素变化,来进行更为灵活、有力的调节。但同时幅度不会太大,稳健仍然是货币政策的主基调。
防风险之年:打下“硬仗” 重点机构风险处置取得突破
“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风险的累积和出清,央行对于金融风险的处置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持之以恒地进行系统性推进。”赵锡军表示。
2019年,金融防风险打下了几场“硬仗”,为经济动能转换及时“排雷”,大大降低了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
央行指出,2019年我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宏观杠杆率过快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影子银行治理成效明显,重点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取得重大突破。同时,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加快补齐外债、房地产金融等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以及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统筹金融基础设施监管等制度短板。
其中,对包商银行的接管处置成为处置高风险金融机构的“典型”。央行表示,依法果断接管包商银行,在最大程度保护存款人和客户合法权益的同时,还坚决打破了刚性兑付,严肃了市场纪律,促进了金融市场信用分层,推动了市场风险合理定价。
此外,2019年,央行在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整治方面延续了前期政策,尤其在规范整治网络借贷机构、国内虚拟货币交易、打击非法集资等方面成效显著。数据显示,2019年末全国实际运营网贷机构248家,较年初下降76%,机构数量、借贷余额及参与人数连续18个月下降。国内173家虚拟货币交易及代币发行融资平台已全部无风险退出。
除了对已暴露风险的集中处置,在对暂未发生突出风险的其他领域,央行亦通过深化改革建立长效机制,在制度层面完善对相关金融领域的监管。
2019年,相关部门统筹协作推出系列“组合拳”,初步形成了债券市场统一监管的大致框架。2019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改委、证监会分别就《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及《关于公司信用类债券违约处置有关事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明确要重点对各类违反证券法的行为进行查处,加强统一执法,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促开放之年:30+措施 金融加快开放“倒逼”改革
过去的一年,同样是金融领域加快开放、深化改革之年:
明确将取消证券、基金、期货、人身险的外资持股比例时间提前至2020年;全面取消合格境外投资者投资额度限制;允许外资机构开展银行间市场债券承销和评级业务;出台12项进一步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措施;取消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试点国家和地区限制;提高澳门个人人民币汇款额度;扩大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参与机构数量;推动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做好金融支持海南自贸试验区及自贸港、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等区域金融改革工作……
在一系列措施的相互配合下,2019年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脚步明显加快,并“倒逼”改革深入推进。
在国际经济增长整体放缓的背景下,中国市场对国际资本仍颇具吸引力,境外投资者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投资需求相应增加。在这一背景下,我国于2019年9月取消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投资额度限制,同时取消RQFII试点国家和地区限制,大大降低了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的行政审批成本,让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更加便利。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全面取消QFII投资额度限制,标志着我国资本项目开放取得重要进展,进一步提升了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有助于建设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
2020年,“改革与开放”仍将是央行工作的主旋律。在今年的工作会议中,央行明确提出将继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改革等目标。
此外,未来央行在金融科技方面的相关部署也令人期待。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指出,作为2020年央行部署的七大工作之一,“加强金融科技研发和应用”将会全面落实2019年颁布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
欧阳日辉进一步表示,随着2020年运用数字科技的深度和广度扩大,金融科技不仅可以创新金融机构的产品、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而且可以逐步改造金融机构的业务流程,全面提高金融服务与金融管理水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