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常会部署提振升级 未来消费增长有望继续回升
2020/11/23 15:36:20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根据各大电商纷纷交出的“双11”统计数据,11月1日0时至11月11日23:59,2020天猫“双11”成交额达到4982亿元,京东“双11”也累计下单金额超过2715亿元根据各大电商纷纷交出的“双11”统计数据,11月1日0时至11月11日23:59,2020天猫“双11”成交额达到4982亿元,京东“双11”也累计下单金额超过2715亿元,均再次创下销售规模的新纪录。在业界看来,这是继“6·18”后,疫后经济复苏的又一次提速。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数字科技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日前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网上零售在整体社零中的比重大幅上升,互联网+电商引领的线上模式在疫情期间帮助供应商应对疫情冲击、保障基本民生,当前更成为中国消费复苏的领头羊。互联网电商不断适应居民消费需求、创新业务模式,新的业态如生鲜电商、无接触零售等异军突起、亮点不断,近期中国经济持续修复、消费者信息得到提振,‘双11’销售额再创新高符合预期。”
不仅网络实物商品销售较快增长,我国消费呈现稳步复苏的态势:11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3%,增速比9月份加快1.0个百分点,市场销售连续三个月同比正增长。值得注意的是,10月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0.8%,实现年内首次转正。
记者注意到,促消费再获政策支持:11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和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确定适应消费升级需求支持“互联网+旅游”发展的措施。不仅如此,此前不久,国家发改委等14部门联合印发了《近期扩内需促消费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这包括四部分、十九条扩内需促消费的务实举措。
这在受访经济界专家看来,从10月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来看,今年促消费政策的效果已经开始显现。由于餐饮收入同比转正,服务消费延续修复趋势,预期未来消费增长仍将保持继续回升的态势。
消费增长有望继续回升
官方数据显示,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3%,比9月份加快1.0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68%。1~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1901亿元,同比下降5.9%,降幅比1~9月份收窄1.3个百分点。
对此,民银智库宏观分析师王静文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0月消费表现较好,除了消费环境进一步正常化之外,也跟失业率下降改善居民收入预期有关。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也分析说,受疫情抑制的消费需求逐渐释放,叠加国庆、中秋小长假消费需求增加影响,本月消费继续恢复。
有迹象显示餐饮等服务消费稳步恢复。数据显示,10月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0.8%,增速年内首次转正。
“随着居民外出就餐和旅游活动增多以及在国庆、中秋双节带动下,餐饮、住宿等服务消费明显复苏。”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统计师张敏解读时说。
之所以消费能够恢复,11月16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就2020年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时表示,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消费环境改善,国内的疫情防控成果明显,大家外出消费的信心增强,这为消费的恢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二是消费能力提升。随着经济的恢复,就业的增加,居民收入增长,这有利于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三是消费政策发力。今年以来,国家推出促进汽车消费、促进服务消费的政策,对于相关的行业、相关的消费带动作用增强。
汽车消费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这从数据可见:10月汽车消费同比增长12.0%,较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汽车类商品销售拉动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约1.1个百分点。“今年汽车消费增长较快,主要跟疫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需求有关。”王静文说。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些促消费举措。对此,沈建光认为,“前期我国在疫情防控方面非常成功,复工复产进展顺利、农民工等大量返回城市工作,二季度以来多地政府出台消费券、购车补贴政策刺激需求,同步通过组织大型促销活动、鼓励新业态新模式创新等方式提升消费品供给,客观上都为近期的消费复苏创造了良好条件。”
王静文也对记者表示,“从10月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来看,今年政策的效果已经开始显现,特别是‘十一’长假期间餐饮、旅游、票房都出现明显好转,10月餐饮收入同比转正,都能够看出政策对于消费的推动作用。”
展望未来,沈建光对记者说,“近来社零消费仍在提升,从我们根据线上消费情况观察到的现象来看,一线城市消费好转,低收入群体的购买力也有所提升,是个积极迹象。从品类来看,通讯器材、化妆品、服装、珠宝等可选品明显上行,说明疫情对消费的冲击已经在渐渐消退。同时,前期表现疲软的地产类零售(家电、家具、建材)亦有改善,餐饮收入同比转正,服务消费延续修复趋势,预期短期内消费仍将保持回暖的态势。”
王静文也持类似看法,预计未来消费增长有望继续回升。之所以如此认为,是因为在王静文看来:一是失业率下降改善收入预期。二是限额以上企业社零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从9月的37.9%回落到34.0%,已回到2019年的水平了。这表明限额以下企业的零售加快恢复,中小型企业的处境在改善。三是餐饮收入增速实现年内首次转正,同时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零的比重从24.3%继续下滑到24.2%。表明消费正从线上回到线下,疫情受控之后,经济社会恢复正常正驱动服务消费和线下消费加速回暖。
不过,温彬表示,总体来看,国内消费需求保持了回升态势,但前10个月消费累计同比增速仍然下降5.9%,实现转正尚需时日。
服务消费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当前,消费市场呈现出稳定恢复的态势,重点商品销售回暖,餐饮消费稳步回升,新型消费方式快速发展。但要看到实体店铺销售有待进一步改善,住宿餐饮等服务消费累计降幅仍然较大。”张敏在解读时坦言。
由此服务消费近期获得政策的扶持。
对于此次《工作方案》的具体措施,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司负责同志答记者问时介绍,第一部分重点是推动线下服务消费加速“触网”,充分释放线上经济潜力。近年来我国线上经济快速发展,其中实物消费网上销售是相对的“长板”,而服务消费网上销售则是相对的“短板”,其占比不到20%,仍有较大拓展和提升空间。
如何提升服务消费网上销售?对此,沈建光建议,“这需要坚持供需两手齐抓:一方面,顺应数字经济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完善基础设施、加速技术对重点服务领域的赋能,针对居民需求痛点,进一步提升家政、教育、文创、旅游等高质量服务消费的线上供给占比;另一方面,需求侧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引导居民新型消费观念,要加速推进户籍制度、收入分配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王静文则建议,“从供给端要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数字智慧文旅、在线教育培训、智能体育等服务消费新模式,引导传统服务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从需求端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培育信息消费的新习惯等。”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也认为,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必然从以商品消费为主转向以服务消费为主。
赵萍还指出,加快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扩大服务业市场准入,鼓励服务企业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远程医疗、在线教育、云健身、在线影视等服务,提升服务供给能力,促进服务消费规模不断扩大。
四季度经济或将继续回暖
从10月份来看,我国经济继续延续了稳定恢复的态势,多位受访专家预计,四季度经济活动有望继续回暖。
沈建光表示,10月经济数据显示,社零、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恢复,工业、服务业生产较为强劲,供需两端带动中国经济延续复苏势头。接下来,居民消费以及出口-制造业投资链条或在经济复苏过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由此沈建光预计,四季度中国GDP增速有望超过6%,全年GDP增速或位于2%~2.5%之间。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也表示,10月主要经济指标进一步改善。在国内疫情不会再次大规模暴发的情况下,四季度经济活动有望继续回暖,主要受益于居民收入好转带来的消费改善,同时基建投资仍能保持较快增长。并预计四季度GDP同比实际增速会进一步回升至5.5%,但环比反弹势头明显放缓。
温彬也指出,10月我国生产需求平稳恢复,经济延续了稳定恢复态势,下一阶段经济将继续保持向好的恢复态势,四季度GDP增速有望较三季度加快,全年预计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谭志娟)
转自:中国经营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