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11月PMI:产需两端协同发力 制造业内生动力增强
2020/12/1 9:36:18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根据国家统计局11月30日公布的数据,11月制造业PMI为52.1%,高于上月0.7个百分点,连续9个月高于临界点。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对澎湃新闻表示,本月PMI延续根据国家统计局11月30日公布的数据,11月制造业PMI为52.1%,高于上月0.7个百分点,连续9个月高于临界点。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对澎湃新闻表示,本月PMI延续强劲,产需均保持较快恢复,生产指数与新订单指数产值进一步收窄。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认为,本月PMI超预期上行,再创年内新高,反映了经济稳定恢复、制造业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供给循环日渐改善的现状。
11月份,PMI各项分类指数普遍改善,制造业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恢复性增长明显加快。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PMI位于扩张区间的增加至19个,制造业景气面有所扩大。 本月产需两端协同发力。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为54.7%和53.9%,分别高于上月0.8和1.1个百分点,均上升至年内高点。
诸建芳表示,自今年3月以来,生产指数持续大于新订单指数,反映了受疫情冲击后,供给端的恢复要先于需求端。
如今两者差值自6月份以来逐月缩小,从2.5个百分点降至0.8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供需循环持续改善。
从行业情况看,与高技术制造相关的医药、电气机械器材、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及仪器仪表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56.0%,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产需加快释放,对制造业总体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11月进出口景气度稳步回升,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为51.5%和50.9%,分别高于上月0.5和0.1个百分点,均为年内高点,且连续3个月位于扩张区间,保持逐月回升走势,我国进出口持续恢复向好。李迅雷表示,海外疫情仍处高峰,我国出口优势还在延续,出口短期内仍将保持强劲。
诸建芳认为,近期制造业出口提升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海外经济日渐修复以及11月末的感恩节、12月末的圣诞节所带动的需求增加,二是近期疫情反复导致的海外产能下降。
“后续来看,明年二季度前,出口有望维持在高景气区间。”诸建芳表示,主要原因一是随着疫苗研发不断推进,疫情影响日渐可控,全球经济已经进入复苏通道;二是预计海外主要经济体未来短期内仍将采取进一步刺激政策,通过提振需求带动经济复苏,也进一步利好我国出口;三是今年以来中国出口的逆势扩张有效地扩展了相关产业的市场份额,相较于其他国家的产品更具比较优势,尽管海外生产力在逐步恢复,但出口代替仍然具备一定的粘性。
随着近期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以及企业生产、采购活动加快,本月制造业原材料采购价格和产品销售价格均有明显上升。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为62.6%和56.5%,分别高于上月3.8和3.3个百分点,均为年内高点。
从行业情况看,受下游行业需求拉动,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幅度更为明显。本月石油加工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两个价格指数均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11月份,大中小型企业景气度均有所回升。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3.0%、52.0%和50.1%,高于上月0.4、1.4和0.7个百分点,均位于临界点以上。
本月小型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有所改善,反映资金紧张的小型企业占比为42.3%,低于上月2.6个百分点,是今年以来的低点。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这表明前期出台的助企纾困以及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扶持等政策措施效果显现。
调查结果还显示,制造业行业恢复情况仍不均衡,其中纺织服装服饰业PMI今年以来始终位于临界点以下,行业景气度持续偏弱。此外,出口企业中反映受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的企业占比18.8%,高于上月1.7个百分点;有企业表示,随着近期人民币持续升值,企业利润承压,出口订单有所减少。
“总体来看我们对后续出口景气仍然较为乐观,但也需关注近期人民币汇率快速升值和短期波动较大对外贸企业利润的负面影响。”诸建芳表示。
转自:澎湃新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