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价格大幅下滑 石化订单短期需求悲观
2023/1/13 11:10:23 来源:中国工业报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受到入冬 “流感季”、区域抗疫压力上升、需求端低迷等影响,石化行业景气指数在经过2022年10月的短暂反弹后,11月微幅回落至95.53,处于正常区间底部。 国际方面,随受到入冬 “流感季”、区域抗疫压力上升、需求端低迷等影响,石化行业景气指数在经过2022年10月的短暂反弹后,11月微幅回落至95.53,处于正常区间底部。
国际方面,随着北半球经济活动进入淡季,货币政策收紧对经济增长拖累效果逐步显现。美欧PMI均迎来大幅下滑,连续多月处于收缩区间。
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和山东卓创资讯股份有限公司组成的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景气指数编制组 (以下简称编制组)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金九银十旺季已过,石化行业呈现共振性回落,2022年11月,开采业和加工业较上一月降幅超过2个指数点,而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和橡塑及其他聚合物制品制造业较上一月降幅小于1个指数点。分指数分化状态仍然持续,开采业仍处过热区间,化学原料和制品制造仍处过冷区间。
编制组预期,石化行业成本端压力将会有所缓解,但订单下滑明显,短期需求悲观。
行业景气值共振性下降
2022年11月,受前冬偏暖影响,全球能源价格进一步回落,需求侧也进入淡季,供需双弱格局下,石油和化工行业景气指数小幅回落至95.53,较上月97.03,下降了1.5个百分点,景气区间仍处正常区间,较去年同期108.28,下降12.75个百分点。
受到货币政策收缩和高通胀叠加影响,全球经济增速下滑预期不断加剧。OECD经济展望显示,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下调至2.2%,较9月预期值大幅下调0.8个百分点。为应对经济滑坡,国际上,美联储为代表的央行释放放缓加息的预期引导,除能化商品外,有色、债券、股票市场迎来大幅反弹。国内政策端发力更为明显。2022年11月25日,央行降准25BP释放长期流动性5000亿元,为市场端LPR下调打开了空间;针对持续负增长的房地产市场,央行 “三支箭”:贷款支持、债券支持、股权融资支持全数释放;对于银行 “房贷集中管理要求”(房地产三道红线)推迟两年,此外各地也大幅放宽了三限政策,市场信心得到明显提振。
分行业来看,受淡季影响,行业景气值共振性的下降。偏上游的开采业和燃料加工业降幅超过2个指数点,偏下游的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和橡塑及其他聚合物制品制造业降幅低于1个指数点,符合季节特征。
国际能源市场价格大幅下滑
多重因素影响下,全球能源市场价格下滑明显,原油下滑10.6%,天然气下滑12.2%。
编制组分析,能源价格大幅下降更多由宏观经济环境主导。首先,在全球央行大幅加息的紧缩预期下,经济过热势头逆转,主要经济体PMI均进入收缩区间,主要机构对2023年的经济增速大幅下调。其次,经济增速转弱情况下,高水平通胀并没有显著下降,预计2023年将延续货币紧缩政策,双重影响下,经济衰退预期不断升温。
从能源基本面看,欧洲2022年12月5日对俄罗斯原油进口禁令生效,2023年2月5日,对俄罗斯精炼产品进口禁令也将生效,同时美欧欲附加
“价格上限”制裁,对俄罗斯出口原油价格锁定在60美元下方,市场预计约有100万桶/日的原油将受到限价影响。
从美国WTI看,随着美国中期选举落幕,两党分执参众两院多数党席位,拜登政府对于能源的政策短期内不会突变,特别是针对性释放SPR或延续至2023年一季度,市场预计能源价格将进一步走低。
上下游景气分化或将加剧
受到经济前景走弱的影响,全球货币紧缩政策出现步调一致的放缓,国内政策针对稳增长、稳金融,特别是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各项政策也进一步发力,但政策利好向基本面传导不会立竿见影。
编制组认为,中国仍然坚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在加强结构化工具使用的同时,政策释放或已经阶段性进入了一个调整期,持续加码的空间不大。短期看,实体经济的基本面仍处于磨底状态,外部的出口动能和内部的投资动能 (含房地产)都进入了淡季,需求端收缩和阶段性产能过剩问题仍是石化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行业上下游仍要保持对市场变化的敏感性和主动应对的警惕性。
编制组分析,从金融面看,美元指数的快速走弱的背景下,全球高通胀有所放缓的情况并非是货币政策单方面作用的结果,而受到能源价格大幅下滑的影响更大。但能源价格的下滑是与供需基本面背离,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成品油等库存均处于同期水平低位,特别是柴油库存更是创下近20年的低位。SPR的过渡释放导致能源期货价格波动率大幅上升,流动性持续从商品市场挤出是能源价格大幅下降的根本原因,这些直接影响定价的金融因素难以长期维持。
编制组预测,短期内,中国石化行业仍将受到季节因素影响继续下调。长期看,能源价格能否持续回落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能源价格反弹或造成石化行业上下游景气分化加剧,整体景气偏冷,筑底过程或将持续。(张楠)
转自:中国工业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