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运输部:技术创新为西部交通建设“保驾护航”
2009/11/28 16:33:02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交通运输部:技术创新为西部交通建设“保驾护航”在财政部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交通部于2000年启动了“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计划”,即:
每年列支不超过2个亿的专项资金,用于西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科技攻关。目的在于凝聚社会科技资源,攻克长期困扰西部地区交通建设的技术难题,打破制约西部交通发展的技术瓶颈,促进西部交通建设的又好又快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
十年攻关历程中,西部项目取得了30个方面的重大突破,形成了特殊地质条件下公路建设成套技术、世界级桥梁隧道建设技术、港口建设技术、交通安全保障技术及绿色交通技术等一大批重大技术成果,在提高工程质量、延长设施寿命、降低工程造价、加快工程进度、保障交通安全、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和节能减排等方面成效显著,为西部交通建设的顺利实施起到了“保驾护航”
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在公路建设方面,围绕长期制约西部地区公路交通建设发展的特殊地质筑路技术难题,从勘察、设计、施工、养护等方面开展系统性研究,形成了沙漠、冻土、膨胀土、岩溶、黄土、盐渍土等6大特殊地质筑路成套技术,攻克了沙漠高速公路路基压实、多年冻土地区公路病害机理、膨胀土路堑边坡稳定、隐伏溶洞顶板变形监测、黄土浸水入渗工程特性、盐渍土四场耦合等世界性技术难题,支持了特殊地质地区1.2万公里高等级公路建设,推动了大规模国道主干线和省际通道建设向西部地区的延伸;保证了集中国地质病害之大成、世界上施工难度最大的在建山区高速公路——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使其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典范。
在桥梁建设方面,重点攻克了桥位勘测、适宜大跨结构设计和生态保护施工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形成了大跨千米级钢桁悬索桥、钢管混凝土拱桥、高墩大跨弯坡斜桥、大跨钢筋混凝土箱型拱桥、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等的设计施工成套技术,成功指导了世界最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巫山长江大桥和同类桥型世界最大跨径的茅草街大桥的建设;保障了四渡河大桥、坝陵河大桥、矮寨悬索桥建设的顺利进行。围绕在役桥梁安全运营方面亟待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重点攻克了桥梁检测诊断、安全与耐久性评估、维修加固改造、剩余寿命预测与全寿命周期设计等关键技术,大幅提升了我国桥梁养管技术水平。全寿命周期设计技术成果为湖北鄂东长江公路大桥节约成本近5.6亿元。
在隧道建设方面,重点解决了特长公路隧道通风、防灾、运营、监控,特殊结构形式公路隧道设计计算方法、爆破控制、合理支护设计等技术难题,支持了雪峰山隧道、龙潭隧道、沪蓉西高速公路八字岭隧道、都江堰至汶川公路的紫坪铺隧道、雅泸高速公路干海子小半径双螺旋隧道等486座隧道工程的建设,缔造了秦岭终南山隧道“天下第一隧”的壮举,见证了我国特长公路隧道从不敢建到敢于建、善于建的全过程技术发展周期,使我国山岭公路隧道建造水平进入世界前列。
在航道建设技术方面,解决了山区河流不同类型特性的滩险整治、枢纽上游变动回水区及枢纽坝下近坝段航道整治、整治建筑物型式及其稳定性等技术难题,形成的一整套山区河流不同类型滩险整治理论和技术成果,为西部地区加快提高航道等级提供了技术支撑,保障了长江、西江、黄河流域内河航道建设工程及航运梯级开发的顺利实施。
在枢纽通航建筑物建设技术方面,解决了上下游引航道水力学计算的理论问题,攻克了超高水头船闸输水系统阀门空化的世界难题,突破了通航枢纽、船闸建设、升船机建设等重大关键技术难题,支撑了西江、嘉陵江、乌江等航运梯级开发和重庆草街、长江小南海等航电枢纽建设。围绕提升三峡枢纽综合通过能力,开展的标准船型、船舶动态监控、三峡-葛洲坝两坝航运联合优化调度等一系列研究,为三峡船闸年货物通过量由2004年的3400多万吨提高到2008年的5300多万吨提供了保障。
在港口建设技术方面,攻克了山区河流在大水位差条件下建港的码头结构型式和装卸工艺等技术难题,解决了沿海港口在复杂环境条件下的港口建港条件、码头结构新型式、材料耐久性等关键技术问题,推动了我国港口建设从优质岸线向普通岸线、从优良地质条件向一般地质条件、从沿岸近岸水域向离岸深水水域的发展。
在交通安全技术方面,构建了公路交通安全基本理论体系框架,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理论研究的空白,实现了应用技术、管理技术、标准规范、长效管理手段的创新,在西部12个省区6000多公里高速公路建设得到了应用,有力支持了全国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的实施。示范路段年均重特大交通事故数降低了77%,死亡人数降低81%,减少损失数十亿元。
在绿色交通技术方面,以突破解决生态选线、植被恢复、地景融合等技术为重点,“在设计上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在施工中最小程度地破坏和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态”,支撑了云南思小路、湖北神宜路、四川川九路等生态示范工程建设,引领了我国公路建设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材料节约与循环利用专项行动计划”大力推广了机制砂、岩沥青、硅藻土、火山灰、工业废弃物等地方性材料筑路技术成果,有效降低了工程造价,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以废旧橡胶粉应用、路面材料再生、温拌沥青路面为代表的资源节约技术的普及应用,改善了区域环境,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为交通行业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