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整体回顾
2015/3/25 8:32:35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相较于2012年的“热闹非凡”、2013年的“稳中有进”,2014年是我国冷链物流真正快速发展的一年(包括冷链物流外部环境和基础设施)。生鲜电商的崛起赋予了冷相较于2012年的“热闹非凡”、2013年的“稳中有进”,2014年是我国冷链物流真正快速发展的一年(包括冷链物流外部环境和基础设施)。生鲜电商的崛起赋予了冷链产业新的商机,而上海福喜事件等则再次敲响了冷冻冷藏食品安全的警钟,倒逼整个冷链行业自省深思。冷链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也使和路雪、麦当劳等为代表的外资企业纷纷提高冷链物流标准。同时,越来越多的冷链物流行业领军企业尝试向着综合性一站式冷链物流服务供应商的方向发展。客观形势的动荡,机遇和挑战的博弈,将冷链行业推到了的“求变谋发展”的风口浪尖。总之,历经几年的市场培育和理念传播,我国冷链产业市场逐步进入由初级的基础物流服务向物流增值服务迈进的阶段。整体回顾如下:
(一)政策环境不断放宽、财政支持进一步加强
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完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继续发力冷链产业。此外《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促进冷链运输物流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提出也为冷链产业打了一针强心剂,一扫冷链资本市场的压力阴霾。
一系列的政策出台,对我国冷链产业而言,无论在当下还是中长期均是利好。除了宏观政策上的引导,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2014年在冷链产业上的财政支持力度也进一步加大。2014年银川市获得中央财政3200万元补贴用于大型农批企业、流通企业的冷链仓储、配送中心建设;吉林农产品冷库获中央财政补助3638.6万元;6月份,福建省建宁县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冷库项目获补助280万元;7月份杭州萧山5个冷链项目获补助1250万;8月份国家投资650万元支持海南冷链物流项目。
(二)冷链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2014年冷链需求市场规模进一步增加,达到11200万吨左右,较2013年增长了近22%,地域范围上依然集中在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天津、大连、山东、广东等。2014年全国冷库总量达到3320万吨,折合8300万立方米,与去年2411万吨相比增长36.9%。需要关注的是西南地区冷链投资情况,由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政策效应的推动,成都、云南等地的冷链设备需求市场明显增加,在2014年吸引了近60亿元的投入。
此外,2014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年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600万辆的任务,对此环保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2014年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工作实施方案》,这些举措使得我国商用车2014年大幅升级换代,冷藏车2014年产销量达到2万辆,与去年相比翻了一番。
2014年的冷链基础设施投入继续加大,在物流地产普遍被看好的背景下,冷链物流园区的建设成为2014年冷链产业的亮点。据中物联冷链委不完全统计,2014年全国运作(包含建成、开建、签约不包括建设中的)的重点冷链项目超过40个,投资额超过550亿元,相较于2013年的近700亿,虽然新投资降幅较大,但考虑到大型冷链项目的工期一般在2到3年,所以2014年的冷链基础设施建设依然火热。其中2014年完工的冷链项目超过80亿元,奠基开工、新签约的冷链项目达到370多亿元,涉及冷库180多万吨。2014年运作的重点冷链项目地区分布依然不均衡,重点分布在华北地区(北京、天津、山东等),投资额超过200亿,占比超过全国的1/3;东北地区约50亿,华南与华东地区(广东、上海、浙江等)约60亿;西南地区(重庆、四川等)50亿,中部地区(安徽、湖北等)50亿。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