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改委专家:出租车行业垄断致“一赢三输”局面待破
2015/6/3 8:35:03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出租车行业发展至今,展示出来的是一幅高度计划的景象:政府确定出租车数量,确定价格,再由政府指定的出租车公司运营。这一切计划的结果便是当下弊病丛生的出租车市场。出租车行业发展至今,展示出来的是一幅高度计划的景象:政府确定出租车数量,确定价格,再由政府指定的出租车公司运营。这一切计划的结果便是当下弊病丛生的出租车市场。
2015年5月7日,浙江省义乌市出台了《义乌市出租汽车行业改革工作方案》,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有三点:一是不再管控出租车数量,二是逐步取消营运权有偿使用费,三是引进专车服务。这标志着饱受诟病的出租车行业的改革序幕在义乌拉开。5月18日,国务院转批发改委《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出台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指导意见。
同时,由上海市交通委、上海四大出租汽车企业和“滴滴打车”三方共同参与的“上海出租汽车信息服务平台”将于6月1日正式上线运营,意味着上海或将在全国率先对第三方打车软件进行规范管理。
由于我国城市的规模、面临的制度环境与经济基础各不相同,参考长三角经验诚然有意义,但更重要的是从自身现实出发,处理好出租车市场“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问题,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机遇,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在最小投入和对市场最少干预的情况下实现对出租车服务安全和质量等方面的监管,实现出租车的市场化改革。
现行出租车管理体制的由来与弊端
探讨出租车行业的改革,首先应明晰现有出租车行业管理体制的由来。
我国的出租车行业在诞生之初,由于出租车行业道路资源的稀缺性、消费的约束性、交易的一次性和服务的非后效性等特点,消费者无法充分获取出租车服务的相关信息,其乘车安全、获取的服务质量都无法获得保障,所以通过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方式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可以说,对出租车行业的管制一方面是对于由于行业特性而造成的“市场失灵”的一种矫正,另一方面也是对这种在我国被定义为“辅助性的公共交通工具”所提供服务的质量进行监督和保障。出租车市场管制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管制造成的行业垄断却带来了诸多的问题。
首先是高额垄断收益降低了市场效率。出租车管制对市场最严重的扭曲无疑在于数量管制和严格的准入审核造成的出租车公司的垄断运营,而这带来了高额的垄断收益。这样的垄断收益首先没有被政府分享,其次没有被出租车司机分享,而消费者还要为出租车行业的垄断买单。出租车行业的垄断收益几乎完全由市场的中间环节——出租车公司所占有,造成了出租车市场中政府、司机和消费者“三输”,出租车公司“一赢”的局面,损害了市场供需双方的利益。
垄断经营带来的另一个严重的问题是黑车泛滥。虽然政府明令禁止黑车,且对黑车有着较严厉的惩罚措施,但依然无法阻止黑车的出现和发展壮大。在许多大城市的郊区,黑车已成为事实上许多居民出行的必然选择。黑车之所以屡禁不止,归根结底还是居民的出行需求无法被出租车满足。黑车是市场对需求的自发反应,但却带来了交通管理、公共安全等多方面的问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