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路货物改革 “铁老大”能否成为“物流王”?
2015/6/18 8:33:53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6月15日,当东北经济下行压力中艰难前行之时,在中国铁路总公司的部署下,沈阳铁路局正在进行一场自我革命:货运改革。从“坐商”到“行商”,从专运大宗货物到大小货6月15日,当东北经济下行压力中艰难前行之时,在中国铁路总公司的部署下,沈阳铁路局正在进行一场自我革命:货运改革。从“坐商”到“行商”,从专运大宗货物到大小货物一起抓,从传统运输企业到现代物流企业,这是告别老身份与旧体制的壮士断腕,更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必由之路。
货运改革从2013年6月15日开始,迄今两年来,以沈阳铁路局为代表的中国铁路,正发生着脱胎换骨的变化,向着“物流王”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坚实迈进着。
“铁老大”的生死抉择
何为“铁老大”?形象地说,就是车票和车皮。以前铁路生意不愁,坐等客来,“门难进、脸难看、车难请”的衙门作风备受诟病。
但今天铁路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货运量快速下滑。
盯着一张张运输报表,沈阳铁路局局长王占柱眉头紧锁。
从2013年开始,沈阳铁路局大宗货源运量持续下降。今年1至4月份,降幅超过10%,其中煤炭下跌40%以上。最近四年,沈阳铁路局在全社会物流市场份额从11.6%下降到8.3%。
与此同时,全国1.6万公里高铁释放了数以亿吨的运能,富余能力闲置下来正在晒太阳。以纵贯东北三省的哈尔滨至大连高铁为例,通车后既有线路每年释放运能5000多万吨。按照沈阳铁路局目前的运量,再增加一倍也能拉走。
25万职工、1万多公里营业里程,跨及四省区,全国每运输8车货物,就有一车从此发出——这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铁路第一局”。沈阳铁路局经受的压力,正是全国铁路的一个缩影。
从“吃不完”到“吃不饱”,铁老大怎么了?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也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从结构看,东北地区以煤炭、钢铁、石油为代表的传统产业产能过剩,运量急剧下滑;但小散杂货物运输需求旺盛,快递业仍在高速成长。
沈阳铁路局大宗货物占企业的运量90%以上。“再这样下去,我们靠什么生存发展?”王占柱说。
铁路汉子们喊出了强烈的忧患:货改救沈局!
这是一个生死抉择:新常态下,不改革只能被市场边缘化。
对于沈阳铁路局来说,货改事关25万职工的饭碗,也承载着全路未来的希望。
新常态下的艰难转型
一家实行计划经济60多年的老店要转身闯市场,何其艰难!
以前找铁路发货,叫“请车”,得经过19道手续,有20多项收费,沈阳货物中心沈阳东货场营业大厅展板上的货改前货运办理流程示意图拐了3个弯才找到尾。
一个“请”字,凸显了“铁老大”的大权在握;一个“费”字,伤了多少客户的心。铁路货改从简化办理手续入手,将存续60多年的繁杂手续简化为4项,并彻底规范收费项目,实行运费“一口价”。同时,实行货运敞开受理,开展“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使铁路加快走向了市场。
在铁路行当里,把矿石、钢铁等大宗货物叫作“黑货”,零散杂货被称为“白货”。改革就是改变一头沉的运输结构,千方百计抓“白货”。
数千名铁路营销员走向了市场,在淬炼中转型:54岁的沈阳东货场营运部经理王明奎干了30多年货运,“半辈子坐等货来,客户求我们,遭白眼受冷遇;现在却蹬着自行车挨家问:有没有要运货的?最初也吃了闭门羹。”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