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行业经营模式及发展趋势预测
2016/7/15 11:24:54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1、经营模式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通过将自主采集或外购的信息在编辑、整理后,通过PC 终端或移动智能终端等进行呈现,不断提升网站流量和关注度,同时提供基于网站或者移动终端的广告宣传、移动增值等服务,并通过向广告客户和终端受众收取服务费1、经营模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通过将自主采集或外购的信息在编辑、整理后,通过PC 终端或移动智能终端等进行呈现,不断提升网站流量和关注度,同时提供基于网站或者移动终端的广告宣传、移动增值等服务,并通过向广告客户和终端受众收取服务费的方式实现盈利。各经营环节具体情况如下:
(1)内容生产、发送模式
①内容生产
新闻网站信息内容主要来自网站自行采编、转载其他新闻单位及其他媒体信息或产品两种方式。根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的定义,新闻信息是指时政类新闻信息,包括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社会公共事务的报道、评论,以及有关社会突发事件的报道、评论。对于商业网站而言,由于不具备新闻信息自行采编资格,该类网站需要从具备资质的新闻单位转载。
②内容发送
对于 PC 终端信息发送,企业多采取设立网站的方式来向用户传递信息;对于移动智能终端信息发送,目前可采用的方法除了通过手机浏览器浏览网站外,开发新闻客户端或通过电信运营商发送手机报等都是广泛和有效的传播途径。
(2)收费方式
本行业的盈利模式类型多样,主要收费方式包括:广告宣传服务收费、信息服务收费及其他服务收费等。
① 广告宣传服务收费
通过向广告客户出售媒体广告位和广告时段或开展宣传活动来获取广告服务收入,包括线上、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广告投放和宣传活动,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根据广告投放或宣传活动的形式、版面位置、营销规模、刊例价等因素进行定价。
② 信息服务收费
目前信息服务费的收取主要有以下两种途径:
第一,为客户提供互联网舆情信息服务或舆情危机应对咨询服务,并依据服务期限、舆情事件影响范围、应对难度等因素进行收费。
第二,新闻网站的信息内容主要以免费方式发布给受众,移动互联网终端会推出一些收费的信息服务,其中以提供手机短信、彩信的形式最为常见。该模式下,信息服务提供商通常通过与电信运营商联合运营的方式向客户提供信息服务并收取费用,并根据协议与电信运营商进行收入分成。
③ 其他服务收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企业利用其自身技术优势、区域优势、平台优势及品牌影响力,开展网站建设、平台维护、系统集成等技术服务业务并收取技术服务费,或通过搭建平台开展电子商务业务收取相应的平台使用费、佣金或价差。
2、发展趋势分析
(1)行业竞争加剧
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媒体领域的快速发展,行业竞争态势日益加剧。与此同时,门户网站、微博、论坛、贴吧等各类媒体产品经过多年深耕细作,已经深度介入终端受众的日常生活。随着人们闲暇时间的碎片化程度加深,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智能终端日益普及,互联网与移动网络相互渗透,各类新媒体产品和应用层出不穷,使得行业的竞争态势持续加剧。
(2)行业竞争主体众多
行业内主要参与者包括以新浪、腾讯等为代表的具有新闻登载资质的商业网站和以人民网、新华网、本公司等为代表的具有新闻采编资质的新闻类媒体单位。前者体制灵活并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市场化程度较高;后者则拥有新闻信息采编资质,资源优势明显。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移动媒体也加入到新闻信息服务的竞争当中。发迹于互联网的各类媒体应用提供商纷纷向移动智能终端渗透,为人们提供随时随地、持续更新的新闻资讯。
相较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等新媒体,以报刊杂志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因为信息呈现方式单一、容量有限、互动性匮乏、传播速度慢、时效性低,在终端受众群体中的关注度正逐渐降低。面对来自新媒体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传统纸质媒体开始谋求转型,通过建立自己的新闻网站或者移动智能新媒体业务,加入到竞争行列当中。
(3)新闻内容成为行业核心竞争点
新闻内容是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核心内容,在当今信息传播渠道竞争日益激烈、传播速度继续加速的背景下,用户对于权威、客观、及时的新闻资讯的需求不断提高。因此,具有互联网新闻采编资质和专业采编团队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备一定优势。
(4)移动化趋势明显
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时间碎片化程度提高以及社会群体流动性增强,信息传播受众将更多地利用零碎的时间来获取信息。移动终端便捷性和易于携带等特点可以使用户在一天当中多次获取信息,大大优化了用户体验。信息传播服务的移动化趋势还将持续发展,并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5)信息跟踪和监测日趋重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网民规模的扩大,公众通过各类网络渠道对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各类新闻热点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的热情日益高涨。由于网络信息的快速流动,一些缺乏理性的网络言论很容易在短时间内被放大和传播,对所涉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声誉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随着未来互联网内容继续呈爆炸式增长,信息的跟踪和监测将变得日趋重要。
(6)正面舆论引导的新格局逐步形成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逐渐普及,新闻舆论也进一步影响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家对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企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要讲究宣传方法和提升表现力、引导力;重视宣传队伍建设,建立政治强、业务精的新闻宣传队伍。因此,正面舆论引导的新格局正逐步形成。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