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国创新药行业市场环境变化分析
2018/2/7 22:47:35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1、劣币驱逐良币,企业创新意识不强体制问题导致我国药企创新意识不强,用药结构与国际差异较大。前些年,以药养医的制度导致抗生素、辅助用药、中药注射剂等品种畅销。在此背景下,多数药企依靠投机政策漏洞即可取得较好的受益,因此普遍缺乏创新积极性,市1、劣币驱逐良币,企业创新意识不强
体制问题导致我国药企创新意识不强,用药结构与国际差异较大。前些年,以药养医的制度导致抗生素、辅助用药、中药注射剂等品种畅销。在此背景下,多数药企依靠投机政策漏洞即可取得较好的受益,因此普遍缺乏创新积极性,市场呈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态势。通过对比国内外不同类型药物的用药规模,可以发现我国的用药结构与国际市场差异较大:我国排名前两位的分别是其他(主要是中药)和全身性抗感染药(主要为抗生素),而国际市场上则为抗肿瘤用药和糖尿病用药。
国内近年来的主要用药类别排序( 亿元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内外销售排名前 20 的药品品种差异巨大,我国近年正发生积极变化。国内销售排名前20 的品种中,有 7 个中药注射剂以及若干辅助用药和抗生素。而国际市场销售排名前 20 的品种中,有 6 个单抗类药物。我们认为用药结构的差异并非由疾病谱差异导致,而是由前述的以药养医体制所致。但通过对于 2012 年和 2016 年国内医院市场销售前 20 的品种,发现国内市场在发生积极变化:一些治疗性品种的排名上升,如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等;一些辅助性品种排名下降,如血栓通、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等。
2012 和2016 年 国内医院市场销售前 20 名品种(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我国新药审批时间过长,剩余专利期限过短
我国新药审批时间过长。我们统计了近年来国内上市的 1.1 类新药从申报临床到获批上市的时间周期,平均耗时 7.2 年,中位数为 8 年。
由于审批时间过长导致 国内新药上市后的剩余专利期限远低于美国。根据我们的统计结果,2009-2016 年获批的 10 个 1.1 类新药剩余专利期限 9 年,而查阅美国 FDA 历年批准的新药上市后专利剩余期限平均为 13.2 年,剩余专利期限过短影响了企业研发的积极性。2009-2016 年获批的 10 个1.1 类新药剩余专利期限9 年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前些年创新药的赚钱效应不明显
2004 年医保目录仅纳入 1/3 前期上市新药,2005 年仅有近半前期上市新药品种实现进院销售,且占比较小。据统计,2004 之前上市的 33 个自主研发的 1 类化学药中,仅 11 个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占比 1/3,其中蒿甲醚和双氢青蒿素口服制剂被列为甲类品种。此外,根据 2005年对 16 大城市 300 多家样本医院的统计,33 个前期上市的自主研发 1 类化药中,有 16 个出现在医院的临床用药中,其中 9 个为医保报销品种。具体分析表明,这 16 个药品的购药金额占 2005 年医院购药总金额的 0.67%,有 4 个进入医院 2060 个药品销售的前 500 强。其中,依替米星表现最佳,进入前百强,且位居氨基糖苷类药物之首,但生产厂家多达 12 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